首 页 关于协会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科技创新 经济运行 会展信息 最新发文 专家论坛 名优产品 会员单位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最新发文
· 转发: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省工业企业
· 转发:关于开展河北省智能制造集成商和智
· 转发:关于评定2021年度省级首台(套
· 转发: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度石家庄市
· 转发:关于组织申报2019年第二批河北
· 转发:关于评定2018年度首台(套)重
政策法规
· 石家庄市出台《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
· 关于印发《河北省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
· 石家庄市出台《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
· 六部门发放政策“红包” 制造业优质企业
· 支持工业和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汇编
· 关于公开征求《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修
· 关于印发《石家庄市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
· 关于开展2020年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
企业新闻
· 【河北日报】数字化,这样助力河北企业转
· 【河北经济日报】河冶科技:让“工业牙齿
· 国内首条水泥万吨线煤立磨防爆永磁直驱电
· 2020第十二届国内外水泥粉磨新技术交
· 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引入MES——
· “掘金”工业互联网 “助跑”企业转型升
· “无纸化生产”系统在石煤机“上岗” 我
· 河北石家庄:加快数据中心设施建设 助力
 科技创新
工业机器人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共存
来源:中国云博会 时间:2016/1/7 10:48:22 浏览:1335次

    导读: 当前,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正不断拓宽,种类更加繁多,功能越来越强,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OFweek机器人网讯: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制造业自动化发展潮流的来临,国内工业制造业正在极速转型,对于自动化软件以及硬件设备的需求都是高居不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正在强劲上涨,预计在2015年我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场。
  当前,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正不断拓宽,种类更加繁多,功能越来越强,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来自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工业的需求,合计占工业机器人下游总需求的60%左右。在亚洲,电子电气工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仅次于汽车工业排名第二。
  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根据IHSInc.最新研究报告《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2013》,201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达到8亿美元,并将以10%的年复合增长率在2017年达到13亿美元的规模。
  经历2009年的下滑之后,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近年来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201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销量为1.49万台,2011年达到2.2万台201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台数达到2.9万台。预计2015年能达到3.5万台,成为最大规模市场,同时IHS预测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台数为5.2万台。
    发展工业机器人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重塑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加快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务实之选。
  目前,国内企业普遍面临一个问题:招工难。这也预示着延续了数十年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亡,而国内企业依靠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方式生产也被倒逼转型,工业机器人进入工厂,将“延续”人口红利。传统企业在这样的智能化潮流的推动下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如何实现由单向制造向“智能制造”的华丽转身成为传统制造业的难题,但是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出现,让传统工业在层层乌云之中看到了一道曙光。以工业机器人组建成智能工厂,何谓智能工厂?答曰:具备感知、思考和执行力的工厂。换而言之,智能工厂就能将实现无人值守作业,只需要操作人员在主机终端输入生产指令,则智能工厂自动化运作,这种最优配置的工厂将最大限度地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我国工业机器人挑战与机遇
  受技术快速发展、劳动力资源不断稀缺、生产效率要求近一步提高等因素影响,全球工业机器人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发展速度。在区域分布上,随着亚洲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各项产业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增加,使得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逐渐由欧美地区转移到亚洲地区。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而言,可以说是既有机遇又有困难。
  近年来,在需求快速扩张及国家自主创新政策作用下,国内一大批企业或自主研制或与科研院所合作,进入工业机器人研制和生产行列,我国工业机器人进入了初步产业化阶段。一些产品已开始产业化生产应用,但由于在精度、速度等方面不如进口的同类产品,因此这些产品产业化应用程度较低,缺乏品牌认知度,市场份额小。
  掌握了一些先进技术,但整体技术水平仍然较低。我国目前已基本掌握了机器人操作机的设计制造技术、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技术,生产了部分机器人关键元器件,开发出喷漆、弧焊、电焊、装配、搬运等机器人。一些产品的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总体技术上还有很大差距,仅相当于国外90年代中期的水平。
  重点突破机器人本体优化设计技术、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控制器、关键机器人部件单元制造技术、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技术、基于外部传感技术的机器人运动控制、工业机器人故障远程诊断与修复技术、工业机器人与成套装备协调作业技术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实现工业机器人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除提高机器人性能外,还须大力加强大型、专业应用工程软件开发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培育几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完整、产业配套齐全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

上一篇: 无人机将载人? 广州可打飞的去深圳 下一篇: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工业4.0智能工厂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首 页 - 关于协会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科技创新 - 会员单位 - 经济运行 - 会展信息 - 最新发文 - 专家论坛 - 名优产品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石家庄市装备制造行业协会 冀ICP备12000570号-1石家庄网站建设河北供求网 河北名企网荣誉企业-河北企业名录已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