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能自我进化机器人问世 未来或用于汽车制造等领域 |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5/8/13 11:40:07 浏览:1123次
|
英国和瑞士科学家携手研制出了一种能自我进化并不断改进性能的机器人系统。他们的最终目标是研制出能适应周围环境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未来或能应用于汽车制造或农业领域。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8月12日(北京时间)报道,在新系统中,一个“母亲”机械手臂搭建出了一些“婴儿”机器人。这些“婴儿”由塑料立方体组成,其内部有一个马达。“母亲”会对“婴儿”的移动速度进行评价,并在没有人力干预的情况下,对自己的设计进行改进,下一次搭建出一个移动速度更快、移动距离更远的机器人。 这个“母亲”机器人搭建了十代“婴儿”机器人,最后一代“婴儿”机器人移动的距离是第一代“婴儿”机器人的两倍。最新研究发表在《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杂志上。 该研究的领导者、剑桥大学的丽达郁哉(音译)表示,研发这套系统的一个目的是进一步弄清楚生物的进化过程。“生物学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智能如何发展以及何时出现。我们希望利用机器人技术来解开这个谜团。”他继续说,“目前,机器人总是在执行重复的任务,而且,他们主要是为了大规模生产而非大规模定制而设计。我们希望机器人拥有革新能力和创造性。” 另一名研究员安德鲁·罗森多表示,这项研究的另一个目标是研制出能改进自身并适应新环境的机器人。“未来这样的机器人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或农业领域:机器人寻找汽车中的瑕疵并自己动手修理;尝试不同的收割方式,从而提升农作物的产量等。” 丽达郁哉解释说,他之所以进行这项研究是因为,他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机器人并没有在《星球大战》和《星际迷航》等科幻小说或科幻电影中看到的机器人那么好。他希望从自然界中获取灵感,来提升传统机器人系统的效率和适应性,从而改变这一现状。不过,那些担心机器人会接管整个世界的人无须杞人忧天,至少目前不必。 总编辑圈点 进化归结于智能系统自我改善的能力,机器人必须能够自我复制,且让子代复制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算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进化,只有这样,后代才能不断适应环境,确保生命延续。因此,文中这种“母亲”机器人制造“婴儿”的办法,制造的不是自身的复制品,更像是模拟了人在实验室里组装小车的实验,通过不断试错来寻找最优方案。因此,这应该更多的归于机器学习能力的领域,而不是进化的概念。(记者刘霞)
|
上一篇:
我国成功验证全球导航卫星星座自主运行核心技术 下一篇:中船重工十二所:啃下“硬骨头”锻造“中国品牌” |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