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去年我省重点行业整体运行平稳,实现“稳中向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1711.1亿元、利润2560.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0%和13.3%。但业内人士表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及低端产能过剩、高端能力不足的问题仍旧突出,发展中依然面临巨大压力。 行业运行“喜”“忧”并存 2月12日上午,省工经联(省经团联)组织公布了2013年我省重点行业运行情况,并发布2014年预测预警信息。从发布的信息看,我省重点行业运行质量“喜”“忧”并存。在40个行业大类里,有35个行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9个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其中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552.72亿元,同比增长12.50%,石油和化学工业实现利润328.1亿元,同比增长8.9%,食品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15.51亿元,同比增长10.4%。 而部分行业的“不景气”,主要表现为产品出口交货值增长较慢、企业亏损额增大等。去年,除了钢材、食品等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实现较快增长外,部分行业出口不容乐观,甚至持续多月出现负增长。焦化行业由于焦炭价格低位运行,上半年出现全行业亏损局面;纺织行业亏损企业同比增加10家,行业亏损总额同比增长20.4%。 产能过剩矛盾亟需化解 发布会上记者注意到,业内专家在分析行业运行时,都提及产能过剩——由于产能过剩,导致市场出现无序竞争,行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 尽管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居行业首位,但“低端产能过剩、高端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已经开始化解过剩产能艰难过程的钢铁行业,去年销售利润率只有1.40%,吨钢利润仅为86.77元。 “造纸、日用玻璃、陶瓷、塑料、农副食品加工等轻工多数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淀粉加工、酒精、日用陶瓷等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60%。”省轻工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永生介绍。去年全省水泥行业实现利润22.7亿元,同比下降8.4%,行业产能过剩也很突出。省建材工业协会专家呼吁,应尽快淘汰那些违规的无证企业,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强化能源、环保、安全等标准约束,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倒逼过剩产能退出。 创新是盈利的不二“法则” 去年国内光伏产业遭遇“严寒”,我省光伏产业全年实现利润-26.43亿元。但晶龙集团却逆势而上,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1亿元。省信息与信息化产业协会副秘书长龙贵秋分析认为,晶龙集团凭借的就是技术创新,通过优质产品“攻城略地”,在日本、韩国等新兴市场取得了领先的市场地位。 创新,是企业盈利的不二“法则”。去年我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59.04亿元,同比增长17.8%。省医药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在分析时说,医药企业加快了创新药物制剂产业化、市场化步伐,从而使创新药物制剂成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支撑;化学原料药与制剂比由“十一五”末的7:3调整为现在的6:4,产品结构趋于合理。 我省钢铁行业为打破生存困局,通过开发新产品和提高“三高”产品产量,推动了行业整体产品结构升级,去年全省板带材产量达到12996.80万吨,占钢材总量的56.85%。 “今年,钢铁行业的中心任务是深化改革创新,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效率效益,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和加快转型升级,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演进规律,通过创新提升行业盈利水平。”省冶金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大勇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