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关于协会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科技创新 经济运行 会展信息 最新发文 专家论坛 名优产品 会员单位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最新发文
· 转发: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省工业企业
· 转发:关于开展河北省智能制造集成商和智
· 转发:关于评定2021年度省级首台(套
· 转发: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度石家庄市
· 转发:关于组织申报2019年第二批河北
· 转发:关于评定2018年度首台(套)重
政策法规
· 石家庄市出台《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
· 关于印发《河北省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
· 石家庄市出台《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
· 六部门发放政策“红包” 制造业优质企业
· 支持工业和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汇编
· 关于公开征求《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修
· 关于印发《石家庄市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
· 关于开展2020年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
企业新闻
· 【河北日报】数字化,这样助力河北企业转
· 【河北经济日报】河冶科技:让“工业牙齿
· 国内首条水泥万吨线煤立磨防爆永磁直驱电
· 2020第十二届国内外水泥粉磨新技术交
· 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引入MES——
· “掘金”工业互联网 “助跑”企业转型升
· “无纸化生产”系统在石煤机“上岗” 我
· 河北石家庄:加快数据中心设施建设 助力
 经济运行
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时间:2013/8/12 10:41:04 浏览:1265次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全省工信系统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经济工作部署和工业经济增长目标,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早部署、强调度、抓帮扶、促培育、挖潜力,全省工业经济总体保持相对平稳运行态势。
    一、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与全国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基本吻合,工业生产在相对平稳中出现小幅回落,主要指标增速低于预期,但波动幅度仍在可控范围
    (一)加强运行调度,工业生产稳中走缓。
    上半年,全省工信系统突出“稳增长”工作重点,着力抓预警、保运行,进一步完善PMI指标体系,加强对工业用电量、新增贷款和货运量等先行指标监测,引导企业适应市场变化调整生产节奏和方向。同时,出台《关于实行加快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十项措施的通知》,下发了《关于推动“个转企”、“小转一”试点工作的通知》,组织研发了成长性企业数据库,着力抓新增规上企业的培育工作。目前全省已经培育1100家规下升规上企业,完成全年任务的65%,为工业平稳运行奠定基础。
    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整体相对平稳,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保持在12%-12.2%之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451.9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较前5个月回落0.7个百分点。累计增速在全国排第16位,比去年同期高4位。6月当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70.8亿元(环比上月增加110.1亿元),同比增长7.3%,较5月下降4.6个点。
    (二)坚决打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围绕钢铁、装备、石化、建材、食品、纺织、医药等主要行业,一手抓市场开拓,帮助优质企业做好产销工作。上半年,全系统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产需衔接活动约30次,参加企业500余家。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冀展网产品数据中心已收集企业15000多家和十几万种产品;一手抓化解产能过剩,按照国家“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 ”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我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组织企业申报《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同时,提高相关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标准,扩大淘汰范围,稳步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配合环保等部门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强力关停了一批重点污染企业。
    上半年全省41个行业大类中,除外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4%)和仪器仪表制造业(-8.5%)外,其他行业均实现正增长,25个行业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特别是六大高耗能行业继续保持低位增长,共完成工业增加值2469.4亿元,同比增长8.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5个百分点。
    七个主要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591.6亿元,同比增长10.8%。原材料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868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2.6%;同比增长9.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钢铁行业今年以来产能释放较快,但企业效益状况堪忧,行业整体困难较大。上半年,完成增加值1819.9亿元,同比增长10.8%;1-6月份,实现利润200.6亿元,同比增长0.7%。6月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3.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日均产量较前5个月下降 6.3万吨。前6个月黑色压延业实现利润33.亿元,同比下降40.7%,吨钢利润仅30多元,部分企业出现亏损。但钢铁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上半年在钢材总量低增长的同时,高附加值产品保持较快增速。石化行业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影响,行业增速总体呈低速平稳态势。上半年完成增加值716.4亿元,同比增长6.2%,1-6月份,实现利润134.1亿元,同比增长6.1%。建材行业受下游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影响,行业维弱运行。上半年,完成增加值250.9亿元,同比增长6.6%;1-6月份,实现利润36.1亿元,同比下降7.3%。装备制造业受铁路、城市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加快的拉动,增速小幅回升,汽车行业发展一枝独秀,但行业整体回暖基础尚未稳固。上半年完成增加值954.4亿元,同比增长15.2%;1-6月份实现利润242.4亿元,同比增长27.8%。汽车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汽车产量51.8万辆,同比增长23.4%,其中SUV产量18.9万辆,同比增长72%。长城汽车逆市上扬,上半年累计生产汽车36.8万辆,同比增长30.6%,位列自主品牌销量冠军。邯郸美的制冷设备、石家庄格力电器产能逐步释放,带动上半年全省空调产量同比增长82.5%。消费品工业在国内需求平稳增长的支撑下,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上半年完成增加值1009.7亿元,同比增长11.8%,快于全省规上工业增速0.5个百分点。食品行业运行平稳,主要产品产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上半年完成增加值380.3亿元,同比增长9.2%;1-6月份实现利润90.2亿元,同比增长15.8%。纺织行业增速放缓,部分大型棉纺企业受用工成本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国内外棉花价差等因素影响,生产经营较为困难。上半年完成增加值391.3亿元,同比增长13.9%;1-6月份实现利润96.9亿元,同比增长18.8%。常山纺织集团上半年产值同比下降33%。医药行业保持平稳运行。上半年完成增加值78.5亿元,同比增长12.5%;1-6月份实现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18.9%。
    (三)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企业效益和民营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针对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高成本、高库存、低需求、低销量”的矛盾,全省工信系统集中5-7月开展了以“扩市场、破瓶颈、减负担”为主题的“企业帮扶季”活动。同时,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开展“办好十件实事,扶助小微企业发展”主题活动,加快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组织10家金融机构签订了贷款规模5785亿元的支持中小微企业战略合作协议,比去年增加1025亿元,有效促进全省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6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236亿元,同比增长7.4%;实现利润989.2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虽较高但呈逐月回落态势(1-2月份36.2%,3月份28.7%,4月23.1%,5月21.2%);主营业务利润率为4.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高于5月份0.1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8656.1亿元,同比增长10.7%,占全省经济的65.8%;上缴税金1345.7亿元,同比增长1.9%,占全省全部财政收入的69%;出口总值122.4亿美元,同比增长-0.2%。
    (四)继续推进技术改造,工业、技改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以“十百千”工程为抓手,继续实施千项技改项目,今年已审核通过省级技改项目1124项,项目总投资2398.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70.4亿元,拟申请银行贷款862.1亿元。积极搭建“政府+银行+企业”融资服务对接平台,上半年与建设银行等银行类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千项技改项目、十大工业基地、百家优势企业、县域产业集群等方面,每年向工业企业提供2000亿元以上授信额度,实现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
    1-6月份,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00.2亿元,同比增长20%,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48.3%,高于去年同期0.1个百分点。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完成2580亿元,同比增长14.3%,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56.1%。装备制造业投资1306.5亿元,总量居七大行业之首。亿元以上工业新开工项目645个,比同期减少12个。
    二、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市场需求不足,企业效益低迷,投资增幅回落,企业面临更大生存压力
    一是工业增速减缓,持续增长动力不足。上半年我省规上工业增速为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主要经济先行指标增速呈下降态势,6月份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0.5%,比上月下降3.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4.3个百分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小幅回落,仍低于50%的荣枯分界线。6月份,我省运行趋势同全国基本一致,全国工业生产同比增长8.9%,增速比5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有18个省增速比上月回落。表明当前经济增长乏力,持续增长动力不足。
    二是成本持续增加,工业品价格走低,工业整体盈利水平偏低。6月份,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5.8%,工业品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4%,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价格下降13.2%,比5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重点监测的16种产品中,13种产品价格环比上月有所下降,部分产品自2月份以来一直处于下跌态势,而上游原材料在刚性需求的影响下跌幅较小。7月初钢材综合指数为98.3,较去年最低点时降低了1个点,而铁矿石价格下降幅度远小于产成品价格。产成品价格倒挂,企业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5月份亏损企业亏损面为16.5%,高于上年末5.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仅为4.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
     三是工业投资放缓,出口负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减弱。自去年一季度以来,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增速整体呈现逐月下降态势,分别由2012年3月的34.8%和84.4%下滑至今年1-5月的22.6%和22.4%,为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低点。工业施工项目个数和技改施工项目个数同比均减少134个。截至6月底,新投产的规上企业仅有29家。工业出口交货值始终呈负增长,1-6月为-2.6%。同时,大中型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拉动作用不足,仅分别增长8.2%和4.3%,远低于全省平均增速。
    四是生态环境治理趋紧,重化工企业生存压力加大。目前,我省多个地市正在采取更严格的环境治理措施,6月份全省停产工业企业743家(占规模以上工业总数的6%),比5月份增加83家。唐山市停产企业达199家,廊坊市电镀企业全部停产,邯郸市正在钢铁企业开展原材料棚化仓化整治行动,经测算,年产300万吨的钢铁企业仅此一项支出就需要约2亿元的资金,印染、化工等部分企业也面临加大治污成本和行业退出困境。同时,钢铁、水泥、玻璃、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供需矛盾凸显,市场价格持续低位,效益状况堪忧。
    三、下半年,全国经济将探底企稳,我省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的环境总体略好于上半年。但与全国相比,我省工业经济面临的形势将更加困难,实现平稳增长的任务更加艰巨
    从全国看,上半年GDP增速已完成探底,下半年全国宏观经济形势将更趋平稳。今年宏观经济调控的底线为7.5%,当前GDP增速已经接近底部,并无更大的下降空间。
    从近期宏观经济及政策的变化情况看,在本轮经济下行中,国家宏观调控的因素非常明显,调控的决心和力度超过以往,其目的在于挤压资产泡沫、促进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推动结构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其结束的标志是产能过剩行业中部分落后企业被市场淘汰。因此,我们预计本轮下行尽管较为温和,但可能持续一年以上时间,预计从现在起至2014年将可能成为最困难的时期。
    从我省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看,下半年全省工业经济面临四大突出问题,下行波动的风险仍然存在。一是国家化解过剩产能力度持续加大的影响。我省压缩产能任务较重,目前一些行业、一些地区已经开始着手相关工作。特别是钢铁行业6月份已经出现少有的产量下降态势,对工业生产影响较大。二是各设区市治理大气污染工作力度持续加大的影响。我省重点行业发展环境趋紧,当前传统产业存量部分将有较大损失,且短期内其他行业难以弥补,对工业即期运行将产生重大影响。三是财政增收压力不断加大的影响。今年财政收入增幅较低,完成全年税收任务难度较大。目前部分部门、地区已经准备出台就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大税收征缴力度工作,特别是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的地区,有可能出现征收过头税的情况,这将进一步增加企业税负。四是企业退出的风险正在增加。由于当前“工业品通货紧缩、农业品通货膨胀”现象的加剧,钢铁、水泥、玻璃、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的产品价格受到较大冲击,并长期低位徘徊,这些行业极有可能出现中小型企业退出甚至倒闭的问题。
    总的看,目前我省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进入攻坚期,工业增长动力有所减弱,同时加上前面重点行业影响、主要先行指标提示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没有明显改善等问题,预示下半年全省工业经济将面临更多困难。但是考虑到去年三季度基数较低,下半年原材料工业将维持低速发展,装备制造业有望继续回升,消费品工业预期平稳,全省工业增长将呈缓中趋稳态势,总体水平略好于上半年。
    四、下半年全省工业经济工作重心将放在稳增长、防波动、保运行上,重点做好主动调节、开拓市场、加强投资和减轻负担等工作,尽最大努力保障全年目标任务完成
    (一)加强调度调节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在综合近年来下半年经济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抓住平稳期(7-8月)、力保增长期(9-11月)、控制风险期(11月下旬到12月)”的运行调节工作思路和目标,进一步加强调节调度频率。一是抓住平稳期促增长。7-8月全省工业经济相对平稳,但完成全年目标机会就在这两个月,计划集中7、8两月时间,对全省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48家省重点国有企业、驻冀央企、重点民企全部走访一次,并分片召开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同时,对省内两大电力公司进行重点调度,在迎峰度夏之际,力保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稳定,不发生拉闸限电现象,确保优势企业无后顾之忧,开足马力多生产。二是力保增长期不滑坡。每年9-11月工业生产处于峰值,一些重点项目集中投产达效,适时召开三季度全省工业经济调度会,要确保单月增加值在1030亿元以上,这是完成全年任务的最后关键点。三是控制风险期保平稳。尽管6月份的下行波动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并非不可复制,下半年的风险点在11月下旬至12月,11月中下旬,全省各设区市将逐渐进入供暖期,困扰我省的“雾霾”天气有可能再次出现,大气污染治理压力将更加突显,一些高耗能、高排放工业企业的生产将会受到极大限制,需要提前做出预案,防止波动性再次出现。
    (二)全力做好新增长点培育,确保新增1700家规上企业目标任务完成。一是全面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行加快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十项措施的通知》,全力推进以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为主体的招商工作,对文件中承诺的用地、金融、财政、税收等多项支持政策督导落实。二是每季度定期通报各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数量和新增增加值,建立重点规下企业数据库,对任务完成进度较慢的地区,要着力加强督导,确保每月规模以上数量的稳步增加。三是加快推进个体工商户转企业法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转一般纳税人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实现突破。
    (三)多措并举促投资上规模,确保完成工业投资和技改投任务目标。一是开展“百日攻坚行动”。针对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速回落和新投产项目形成规上企业数量偏少的问题,利用三季度的时间,在全省集中开展攻坚行动,加快推动各级重点项目的建设速度,已开工的加快施工,争取年内投产,已投产的加快调试,争取年内达效,确保项目产能全部释放。二是加快实施“十百千”工程项目。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分级分包责任制,建立工业投资、技改投资月调度制度,对规划的省级重点技改项目要加强核准、备案、环评等前期工作,力争下半年新开工亿元以上技改项目400项,对已经核准的技改项目要确保按时间进度推进,10月底前保证各级技改资金全部拨付到企业,力争当年发挥效益。三是强化金融扶持。督促落实与重点商业银行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确保对工业企业的2000亿元信贷授信额度及时足额发放,切实发挥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杠杆作用,缓解企业资金瓶颈。四是抓好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对在冀央企,加强与总部协调,争取在资金、计划等方面取得支持;对省属国有企业,省国资委要加强调度,尽快止亏止损,更好地发挥主力军作用。
    (四)在全省范围深入开展“强服务、解难题、帮企业、保增长”主题活动。一是按照分类指导原则,对大型企业,按照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超十亿、超亿元的标准,实施省、市、县分级负责、领导分包的办法,重点保生产稳定。二是对困难企业,特别是上半年停产、半停产的企业,所在地领导和部门要开展“一对一”帮扶,进行问诊解困活动,帮助其尽快复产补损。三是对因环保等因素,限制生产或停产整顿的企业,当地政府要组织发改、工信、环保等部门帮助其开展节能、治污、减排工作,详细告知达标要求,整改后尽快复产。
    (五)着力拓展省内外两个市场。一是扩大政府采购、重点项目招标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本省产品范围,鼓励省内企业在生产配套中选用本地产品。二是全面跟踪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在全省范围开展有针对性产需对接活动;引导重点市、县组织钢铁企业和装备制造业及房地产企业对接;在省名优酒类和奶类产品开展扩内需促消费协会联手行动。积极推进“冀材西行”。三是组织企业参加省内、国内各类专业展销定货会。以原料地和市场地为中心,作好原料采购和商品推介工作。四是大力推进重点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建设,全面拓展“冀展网”一体化营销。五是正确处理好环境治理与即期运行的关系,对符合产业政策、排放达标的重点企业,优先保障要素供给,办促其充分释放产能。
    (六)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优环境。一是针对新形势,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减轻企业负担指导意见,建立1000家减轻企业负担联系单位,实现全省县(市、区)全覆盖。二是建立企业负担举报投诉事项督办卡制度,做到有结果、有反馈确保专项集中行动效果。三是建立“重点企业服务直通车”,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四是以省监察厅名义在全省范围开展以防止征收“过头税”为重点的专项行动,提早介入,严防“过头税”现象发生。

来源:运行局

上一篇: 下半年外贸谨慎乐观 业界观望“国六条”政策效果 下一篇:7月PPI同比降2.9% 创下33个月新低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首 页 - 关于协会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科技创新 - 会员单位 - 经济运行 - 会展信息 - 最新发文 - 专家论坛 - 名优产品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石家庄市装备制造行业协会 冀ICP备12000570号-1石家庄网站建设河北供求网 河北名企网荣誉企业-河北企业名录已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