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关于协会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科技创新 经济运行 会展信息 最新发文 专家论坛 名优产品 会员单位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企业、院校新闻
最新发文 
· 转发: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省工业企业
· 转发:关于开展河北省智能制造集成商和智
· 转发:关于评定2021年度省级首台(套
· 转发: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度石家庄市
· 转发:关于组织申报2019年第二批河北
· 转发:关于评定2018年度首台(套)重
· 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国机械工业
· 转发:关于印发《2018年河北省工业新
政策法规
· 石家庄市出台《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
· 关于印发《河北省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
· 石家庄市出台《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
· 六部门发放政策“红包” 制造业优质企业
· 支持工业和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汇编
· 关于公开征求《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修
· 关于印发《石家庄市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
· 关于开展2020年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
会员单位
石家庄金刚内燃机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
石家庄金刚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是石家庄市装备制造……
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是生产、出口高效节能电机和……
河北九州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九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是国……
石家庄市宏瑞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石家庄市宏瑞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变……
河北新四达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行业动态
电网定调破解"弃光"困局 光伏电站"限电"有望缓解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时间:2015/2/1 10:09:47 浏览:585次
    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可以测算,2014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超过了10GW。尽管与之前确立的14GW的年度规划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对于光伏行业而言,这一增速已然不低。不过,对于光伏行业而言,靓丽的业绩背后仍难掩背后待解的根本难题,这其中就包括并网后的“限电”难题。
    而就现有的公开信息来看,包括电网在内,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即通过大数据、物联网、远程控制等新技术的应用来解决这一难题。
    “就电网方面而言,包括光伏在内的新能源可能需要至少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要能够实时的获取到光伏电站的发电量、运行状态;二是对未来几个小时、几天甚至是更长周期的发电情况,能给出一个大致的预测,有了预测之后,才能将光伏与常规能源进行统筹规划;三是要具有相应的控制能力,对光伏电站的发电情况能够进行控制。”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光伏大会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王伟胜给出了电网方面解决“弃光”问题的具体思路。
    “弃光”就是指放弃光伏所发电力,不允许光伏系统并网。
    作为国家电网系统的一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近几年也在积极的开发包括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控制等相应的技术,以期更好的解决并网难题。
    对此,较早尝试将大数据处理以及云计算、远程控制、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于光伏电站运营维护的晖保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瀚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光伏电站的波动性还是控制性这些难题,其实都可以从技术方面来解决,并且也已经开发出了相对成熟的产品。“比如,在对光伏电站的数据采集的精确度方面,我们开发的产品现场的数据采集间隔达到了1秒-10秒,远程数据采集间隔为5分钟-60分钟;而在电站的运程运营维护方面,相关产品也已经达到了全天候对光伏电站进行远端监视以及控制的要求。”
    对于光伏行业而言,受近几年每年新增装机规模突增,与电网建设不匹配以及光伏电站的发电区与用电区分离等因素影响,“限电”成为了一些光伏电站不得不承受的痛。
    就坊间流传的信息来看,在西部几个发展较快的地区,部分光伏电站的限电量甚至接近了50%,这无疑大大减少了这部分电站的最终受益。
    不过,鉴于国内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也就是近两三年的事。因此,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业内也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而综合各方的信息来看,通过相应的技术的应用,将是破解这一难题较为可行的方式。
    据了解,早在中国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之前,就已经有企业开始尝试将物联网、大数据、远程控制等技术应用于新能源领域。
    由于较早涉足能源领域智慧化、数据垂直化,许瀚丹介绍说,通过他们这几年的实际经验来看,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远程技术的综合应用,是完全可以实现对光伏电站的实时监测、发电量的预测和控制的。
    “对于传统的火电等电站而言,需要满足电力调度所要求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要求。而通过包括大数据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光伏电站也完全可以满足电力调度的这些要求。随着相应技术应用的进一步纯熟,将彻底解决由于光伏电站波动性、不确定性、不可控性对电网带来的安全等负面作用。”许瀚丹表示。
    通过相应技术应用来解决对电网的“不友好”难题,正在成为业内的共识。王伟胜也介绍说,“在预测方面,2008年我们开发了第一套系统,用在省级电网公司,主要是通过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针对可再生能源所关心的气象要素的预报,可以预测明天、后天或者未来的发电量。总体来讲,光伏比风电可预测性肯定还是要强的,预测精度也要高于风电,但对于一些大家讲的云团的生消引起的快速变化,确实还需要时间来解决。”
上一篇:智能工厂将提升我国原材料工业 下一篇:适应新常态 创新促发展 推动机械工业转型升级再上新台阶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首 页 - 关于协会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科技创新 - 会员单位 - 经济运行 - 会展信息 - 最新发文 - 专家论坛 - 名优产品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石家庄市装备制造行业协会 冀ICP备12000570号-1石家庄网站建设河北供求网 河北名企网荣誉企业-河北企业名录已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