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保定人民政府网消息,保定市发改委张丽娟主任3月10日就当前,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保定市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资源要素保障等方面具备的优势进回答了记者相关提问。
张丽娟表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保定市在落实这一战略决策中具备独特的优势和条件。
一是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保定与京津联系历史悠久,京畿文化已有三千年历史。清中后期为直隶总督署所在地,长期承担京畿地区的行政管理和服务功能;建国后曾为河北梳,与天津曾同属一个行政区域,“京津保三角”城市合作关系历史悠久。
二是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保定市区位独特,与北京、天津三角相倚,相距均为140公里左右,既处在首都经济圈的核心地带,又具备足够的空间距离,可以通过功能转移有效缓解京津的资源环境压力。
三是同城化交通体系基本建立。京广高铁和保津城际铁路使保定通达京津仅需半小时左右,与规划建设的北京新机场最近距离只有15公里。市域内京港澳、大广、京昆和荣乌、廊涿等高速公路构成京南地区“三纵两横”城际大通道,为同城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是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保定西倚太行山,东有白洋淀,集山区、平原、湿地等多种地理地貌于一身,水、土地等资源条件能满足更多人口、更大城市的发展需要,可为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提供广阔空间。保定现有16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25万人,高校数量和大学生万人拥有量在全国地级城市中位居首位,具备了较强的人才支撑能力。
五是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保定是新中国第一批老工业基地,“一五”期间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8个建在保定。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装备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以长城、英利、天威为代表的现代企业集团。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发展迅速,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
六是京保合作基础广泛。近年来,我市与北京中关村、清华大学、中科院北京分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特别是在央企合作方面已成为我省重要的转移基地,去年我市央企合作项目共33项,总投资710.96亿元,项目涉及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航天航空等多个行业和领域。
以上是保定在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一些主要条件和优势,这些优势大多是保定特有的,也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我们必须发挥好、利用好这些优势,加快对接步伐,使保定在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环京津地区新的增长极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